Saturday, October 6, 2012

人手一本小册子

人手一本小册子 残酷的现实,会让很多人不由自主的从心底里放出一句话,“羞耻不是我造出来的”。老舍《月牙儿》里的那个“我”,为了能自己挣饭吃,整整两天却连洗臭袜子的工作都轮不上的时候,突然想到了“暗门子”。月牙儿既是故事的背景,又与女主人公的柔弱形影相吊,最终成为记挂在心头的那一点道德感。

黑暗是无限的,能有一丝月牙儿已属不易。很多人的道德感
就像一本被往事浸透过的小册子,当你翻看它时,需要用吸水纸吸干它的水分才能辨认那些字迹。而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这就是人类所能形成的社会。因此单凭一己之力的确很难造出某些事端,无论其在乎表彰人类的荣耀还是断送人类的羞耻。

曾有人将人的一生比喻为黑暗的隧道,引人进入隧道的被称为哲学,能引领人走出这个隧道的是宗教。这固然难避为宗教配乐之嫌,但很明显西人早已觉察这一点,于是很乐意地谈原罪、宽容与忏悔。能引发人思虑的往往是黑暗,有所思虑则必生痛感,哲学既已引出人类的思虑之痛却又不能治疗人类的思虑之苦。故而,几乎无人将哲学当药,人生即是遭难受苦,于是倒有不少人愿意拿哲学作挡箭牌。

在不好明白无误地指责他人思想有问题,不好简明扼要地怀疑他人是否罹患神经病的时候,哲学便凸显出它存在的价值。为了让自己的咖啡伴侣卖得好,首先得要有人喝咖啡,这就是为什么马哲会成为国人的必修课,人手一本的小册子。值得笔者为此一书的是,这家曾经一度只卖咖啡伴侣的店因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,如今不得不考虑转产。据说煤老板倒霉起来的时候,就会把“霉店”关掉,改去养猪。

这也充分说明,我们的世界是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世界。将宗教比作吗啡,倒不是对它有所歧视,而是蒙昧和无知。

好比用树叶遮挡私处,拿宽容作为人的格调。《圣经》本来无所谓好卖不好卖,如果在圣经前边加上“爱情”、“婚姻”、“财富”就不一样了。无论怎样,它已习惯于人们一边享用它的果,而忘记它本身。

结在宗教树上的果,有苦有甜,人们津津乐道的,未必都是甜果,宗教虽不能完全消解人世间的种种苦厄,倒确能在人吃了它的果之后,由心里燃出一股信念。就像魔术师的纸牌从来都不会凭空而生,这股信念也不会凭空消失。因此,纵然世上到处都挤满倒霉的政客、折本的买卖、失意的人生,却绝无转产的宗教。

世上总不乏苦行僧,甚至一样的苦果自己尝过不算,还非得让他人品尝方可结案。苦行僧是可以理解的,毕竟沾着宗教的边,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苦难教育的无端泛滥。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在于,后者偏好于对苦难的宣传。等到别人听进去他的宏论,都吃苦的时候,只有他常常躲在自己的庭院里拥妾取暖、品茶喝汤。

真正遭遇过苦难的人,恐怕很难忘却那难以言说的痛。但人类也不至于笨到为了了解那未解之痛,便要找苦去吃。释迦牟尼顿悟后,也放弃了苦行。佛祖涅槃后,后人却不肯忘记苦行,争相模仿,是以苦行易而悟难也。

吃苦成了捷径,好比为表廉洁而有意在衣服上刺破几个洞再打上几个补丁。美德太容易被人瞧出来,也有可能是虚荣的无情外溢。

是故,为人处世,德政最不易施。老舍先生的《月牙儿》成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,故事讲述的自然是旧社会的罪恶。作者借人物之口道出了女人卖肉这样一种职业世袭的尴尬,吊诡的是,老舍先生的悲剧人生揭示出的却是“文人”的尴尬命运。

2012/10/6 夜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